蒲惠智造贡献技术与标准力量 输出工业数字化转型“中国方案”
财经4月18日讯 近日,新华财经报道,由蒲惠智造牵头完成的工业云服务项目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关键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垄断,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据了解,此次通过鉴定的项目为“离散制造混合云智能伸缩构架与强实时服务技术”,由蒲惠智造联合浙江工业大学、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担任组长的专家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技术创新性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中支持离散制造混合云的智能伸缩架构与并发波动抑制、融合云原生的生产数据服务异常实时处理方法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成果有效解决了离散制造行业在混合云环境下高并发、高可用和高实时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实际落地成效显著,已成功服务国家重点战略工程及行业龙头企业,助力区域产业集群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蒲惠智造成立于2018年,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长期专注于工业云化软件和大数据技术的自主研发。公司在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采取技术突破与标准制定“双轮驱动”的发展策略,在多个核心领域实现了从技术引领到行业规范的话语权提升。
据悉,由蒲惠智造牵头制定的《离散型制造执行过程云化规范 第2部分:业务数据集成》行业标准已于2024年4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是国内首个聚焦离散制造领域云化执行过程的行业标准,被《人民日报》评价为“具有行业突破性、填补空白的首创性项目”。此外,蒲惠还参与起草了IEEE P2023国际标准,为全球数字化转型架构提供中国方案。
此前,蒲惠智造与美国惠普慧与公司(HP之间的商标纠纷,曾一度引发舆论热议。随着中国科技企业在工业软件、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快速崛起,围绕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当前,我国正处于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加速升级的关键阶段。以蒲惠智造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在突破“卡脖子”技术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正在通过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软实力建设和以标准话语权为支点的软规则体系,输出“中国范式”,为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出系统性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