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加快出台适配融资制度为房地产新模式“护航”

加快出台适配融资制度为房地产新模式“护航”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5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在笔者看来,这一表态,为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关键方向。眼下,居民对于房地产的关注点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住房消费需求愈发多元化。在供需结构转变的新形势下,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迫切需要出台新融资制度来适配。未来,配套融资制度有望从个人住房、房地产开发、城市更新等三大领域发力。

  在住房消费领域,配套融资制度有望更大力度释放多元化住房需求,提升市场活跃度。

  目前来看,“金融支持购房消费”有进一步放宽的空间。比如,围绕“三低一宽”发力,即低首付门槛、低购房利率、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以及放宽贷款期限。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这将为购房者带来三重利好:一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极大增强银行体系对购房者的贷款支持能力;二是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经过市场化利率传导,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随之下行0.1个百分点,节约购房者利息支出;三是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其中五年期以上的首套房利率将由现行的2.85%降至2.6%,接近历史最低水平,提升刚需购房者支付能力。

  在房地产开发端,配套融资制度有望为新发展模式“护航”,助力房企改善资金结构,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

  一直以来,融资制度与行业发展模式紧密相关,全新的金融配套政策既要确保金融风险出清,也要引导行业从“规模至上”切换到“质量制胜”。房地产开发“下半场”,金融制度有望在四方面助力行业稳健发展。

  其一,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促进资金落实到位,改善企业资金面,打赢保交房攻坚战。目前,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支持了1600多万套住宅的建设和交付,预计未来项目融资“白名单”政策将继续完善。其二,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将其纳入金融支持范围,降低信贷融资成本,引导开发商进入“好房子”赛道。其三,积极解决房企债务问题,促进房企转型。比如,修复房企股权融资渠道,缓解其债务展期压力。其四,加大对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长期、低息的租赁住房专项贷款,探索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在租赁住房领域的应用等。

  在城市更新领域,配套融资制度要提供更多创新性金融支持,建立多方合作融资模式。

  城市更新项目涉及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等,资金需求量大且项目复杂,迫切需要动员多种力量进行资本支持。

  新的融资制度可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多方合作的融资模式,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的融资产品,如棚改专项债等。接下来,城市更新行动也有望迎来创新性专项债、中长期国债以及创新性货币政策等支持。各地也可“因城施策”“因项目施策”,引导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城市更新项目顺利实施。

  总体而言,当前货币政策通过‌“降成本 扩需求 稳预期”‌三管齐下,叠加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加快出台,将为新模式落地生根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助力房地产行业健康前行。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