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比特币,正在成为一种“瑞士军刀”资产

比特币,正在成为一种“瑞士军刀”资产

既能开瓶,也能“开盘”。

撰文:深潮 TechFlow

讲个鬼故事,比特币又要重回10万美金了。

自25年初比特币突破10万美金之后,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局势的变化,尤其是美国大选和关税政策的变化,其价格曾一路下挫到7.6万左右。

而当你在面对各路山寨崩盘、流动性匮乏和犯罪季各种骚操作频出后,在大喊“我的加密结束了”后,比特币又回来了。

似乎和加密市场的大动荡无关,比特币, 还是那个比特币。

比特币,完美诠释了“昨天对我爱理不理,今天让你高攀不起”的大男主剧本;最近10年所有资产的回报率中,回头看它还是站在顶峰的那一个。

一路上它没有对手,但也没有朋友。

没有朋友,是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众或主流金融对这玩意始终抱有迷惑和谨慎的态度,多半还是“看不懂”;

同时,币圈内有太多更多高收益高波动的盘子和叙事,圈内人在行情好时,对它的收益率又有点“看不上”。

但现在,谁都想和比特币做朋友。

投资环境上来讲,穿越周期,比特币是为数不多既能和你同甘,又能和你共苦的朋友(前提是你有耐心);不信你可以看看 E卫兵(ETH坚定持有者)和其他山寨币的表现。

不仅是圈内人明白这个道理,全球也出现了更多大公司和政府组织开始将比特币纳入资产配置和战略储备的例子。

今天的比特币,也越来越像一把面对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的“瑞士军刀”。

既能开瓶,也能“开盘”

你是否见过这玩意?小巧却全能的红色小刀。

它诞生于19世纪末,原本是为瑞士士兵设计的工具,却因为集刀片、螺丝刀、开瓶器、剪刀甚至镊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成了“一个工具解决多种问题”的代名词。

无论你是日常开个快递,还是野外求生需要点火、切割,它都能派上用场。

而今天的比特币,是一个能够应对多种复杂经济环境的投资工具,某种意义上就像这把瑞士军刀:

它既能扮演价值存储的角色,像黄金一样在动荡中保值;又能作为通胀对冲的手段,抵抗货币贬值;甚至在高风险高回报的环境中,化身增长资产,带来超额收益

它不是最“专一”的投资品,但却是最能适应复杂市场环境的“多面手”。

尤其是在2025年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份,比特币的多功能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2025年初以来,全球经济和政治环境就像坐上了过山车,起伏不断。

经济层面,通胀压力在欧美等地持续高企,供应链问题迟迟未解,各大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时而收紧时而摇摆,搞得市场人心惶惶;美元指数(DXY)在某些关键时间段的表现更是疲软,传统货币体系的稳定性让人捏一把汗。

与此同时,政治层面的炸弹一个接一个,尤其是2025年4月2日特朗普抛出的“解放日”关税政策,直接点燃了全球贸易战的导火索。市场普遍认为这可能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标普500指数在短短一个月内下跌了6.5%。

加密市场内部也没能独善其身。这轮山寨币一个接一个跌没,流动性问题频发,各种换到传统金融市场要“吃枪子”的犯罪操作,让大家对不少项目也逐渐失去了信心。

当然,顶尖P小将和永赚大V确实也赚到了钱,但前提是你可能是退出流动性。

在多重不确定性叠加的乱局中,对普通人来说到底还有什么资产能靠得住?答案之一指向了比特币。

数据不会说谎。尽管市场动荡,它依然“稳如老狗”。

最近,加密资产管理机构 Bitcoin Suisse 发布的一份4月加密行业综合报告中,统计了今年几个关键时间节点后各类资产的收益率:

  • 自美国总统大选以来,比特币上涨了40%,黄金17.5%;同期标普500、纳斯达克100、美元指数和10年期美债的收益率分别为-3.7%、-1.6%、-3.5% 和 -0.3%;

  • 自“解放日”宣布关税政策以来,比特币上涨了12%,黄金2.8%;同期标普500、纳斯达克100、美元指数和10年期美债的收益率分别为-1.8%、 6.4%、-3.7% 和 0.4%;

  • 而如果从今年1月1日开始算,比特币上涨了2.6%,黄金21.3%;同期标普500、纳斯达克100、美元指数和10年期美债的收益率分别为-5.1%、-5.4%、-8.6% 和 -9.1%;

对比之下,围绕美国经济和美元相关的风险资产,干不过比特币和黄金。

当然,黄金仍然是王者段位,但这不是很正常吗?黄金早已是避险的共识,于投资者而言更多是“守住底线”,而非“带来惊喜”。

惊喜的,是比特币这个曾经大家认为的异类

它展现了避险属性,抵御了政策冲击带来的市场波动,还可能因为投资者对另类资产需求的增加而获得额外增长,在反复被质疑和反复被杀死的循环里不断的证明了自己。

这里又不得不拿出一张老梗图,完美展现大家对比特币的认知升级:

人会有偏见、有误差、有错过;但最好的是有所改变。精明的政客和追求利润的公司们,自然不会对数据视而不见。

最近一两年来,你也能看到美国越来越多的推出加密友好的政策,从矿业、监管、战略储备再到总统亲自入局... 你可以怀疑他们的真心,但不能否认他们对有利可图的敏锐嗅觉。

而微策略(现名Strategy)如莽夫一般逐月增持 BTC ,也让传统公司们逐渐发现这不仅可能有利于短期股价的上涨,或许也是一个严肃且正确的选择。

瑞士军刀,每人拿一把,不亏;能应对不同场景,挺好。

远离羞耻感,拥抱比特币

加密从业者向来有一种偷感和羞耻感。

除了已经功成名就的大佬,更多的人们在饭局聚会照片里,总是习惯用卡通头像遮住自己美其名曰匿名文化;向人介绍职位时,总是粉饰美化倾向于往合规和高逼格的方面说。

从业者们似乎缺乏一份对于自己所作所为的认同与底气,也更怕他人起底和看穿。

归根结底,有些人是对于自己的职业不产生价值的难以自洽,是对于业务或多或少在助纣为虐的心知肚明,更是整个工作和生活在现实里找不到连接的巨大怀疑。

如果对阴谋感到累了,不妨试着去拥抱比特币这个最大的阳谋。

无论身居何职,用各种方式去逐渐积累比特币,或许能够达到精力、身份和安全感的最佳平衡。

下次,如果某位从业者羞于表达时,不妨换个title:

你问我是谁?我是个比特币持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