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智脑”赋能深市公司 解锁AI产业发展密码

“智脑”赋能深市公司 解锁AI产业发展密码

  当人工智能浪潮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全球,5月2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紧扣“智脑赋能·逐梦新蓝海”主题,在上市大厅举办人工智能领域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多家上市公司受邀出席,共同探讨公司发展新趋势、新机遇,为广大投资者揭开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密码。

  深交所表示,将积极引导上市公司采用多种方式开好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同时,发挥互动易平台功能,通过征集投资者提问、在线图文交流、视频与PPT播放、同步视频转播等形式,为上市公司提供面向全体投资者的互动渠道,推动广大投资者持续关注、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构建良好市场生态。

  抢抓智能浪潮机遇

  直面迅速迭代挑战

  从智慧工厂到智能医疗,从无人配送车穿梭街巷到AI辅助设计颠覆传统流程,当下,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力量,推动相关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有助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在此背景下,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合力正加速凝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推动和拓展人工智能市场应用,用好用足“两重”建设和“两新”政策,推动“人工智能 ”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从资本市场来看,以深交所为例,其始终将支持人工智能作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积极发挥市场功能,持续完善监管服务体系,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生态,培育了一批在算力支持、大模型研发、算法创新及应用赋能等数字经济领域勇挑重担、引领突破的标杆企业。

  在政策红利与资本活水的双重滋养下,人工智能领域上市公司敏锐捕捉产业变革机遇,以战略前瞻力密集展开全链条布局。

  协创数据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甘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最新的市场情况来看,2025年4月份AI大模型的参数规模已经达到2万亿级别,大模型的爆发使得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的增长。然而当前中国能够支撑大模型训练的高端智算中心相对较少,高端算力相对不足。公司将通过全力拓展AI智能算力云服务领域的竞争力,抓住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的重要机遇,打造万卡集群的智算中心。

  在抓紧行业发展机遇的同时,相关公司也直面行业变革挑战。

  神州泰岳董事会秘书张开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物联网/通讯两大市场目前处于行业高速发展期,技术更新迭代迅速,且下游细分应用领域众多,客观上吸引众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为保持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力,公司既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又要准备判断行业发展趋势及用户需求。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理解和技术本身同等重要,如果相关产品无法获得应用领域的认可,就会对公司的品牌和市场竞争力造成负面影响。

  锚定创新驱动方向

  践行价值回馈使命

  人工智能技术自诞生起,便以改善居民生活、提升工作效率为使命。在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相关企业纷纷以创新为引擎,探索技术落地路径,并以多种方式回馈社会与投资者。

  在甘杏看来,智慧物联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更新换代极为迅速。公司将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加强在人工智能、视频云、机器视觉等领域核心技术的研究,储备应对未来更广阔市场的产品、技术、管理和人才资源,实现公司业务的持续稳健发展。

  广联达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总体来讲,公司一方面是在业务深度上提质增效,另一方面会在技术深度上,继续发挥人工智能的价值,让公司的产品从岗位级到项目级到企业级都能发挥出人工智能的价值。

  于上市公司而言,在借助技术升级反哺行业与社会的同时,与投资者共享发展红利同样是重要使命。

  例如,锐明技术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公司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自上市以来,公司按公司章程、三年分红回报规划等相关要求,在充分考虑了公司盈利情况、现金流状态及资金需求等各种因素后,每年持续进行现金分红,每年现金分红总额均超过公司的分红承诺及相关法规要求。

  从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到产品矩阵的智能化升级,从业务场景的深度赋能到投资者回报的长效机制,人工智能领域的上市公司正以创新为笔、以责任为墨,在技术突破与价值创造的双重维度上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