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镜头」爱奇艺“走出”视频舒适区:试水电商布局线下乐园
华夏时报记者于玉金北京报道
当会员数量触及天花板,广告商在长视频平台投放缩减,头部视频平台爱奇艺也不得不扩展业务的边界,探索更广阔的收入渠道。在2024年高调进军短剧赛道的基础上,爱奇艺如今又要闯入线下乐园与内容电商赛道。
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在4月23日宣布,公司布局线下中型爱奇艺乐园,目前已经在扬州市、开封市进行了立项;此外,龚宇还宣布,爱奇艺电商23日上线,但目前处于试运营状态。“(爱奇艺)会员把互联网上消费力最强的用户给筛出来了,所以会员是我们电商最大的潜在用户;一个新的业务需要时间成长,我们希望今年(电商)能奠定好基础,明年有更快的发展。”龚宇如是说。
杀入电商
众所周知,会员与广告是长视频平台的主要变现方式,只是爱奇艺上述两项业务的收入都开始承压。
报表显示,虽然连续两年盈利,但是爱奇艺会员收入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出现下滑,其2024年Q1—Q4的会员收入分别为48亿元、45亿元、44亿元、41亿元,环比、同比均出现减少。此外,爱奇艺的广告收入在最近的三个季度也不是十分理想,2024年Q2—Q4,爱奇艺在线广告服务收入分别为15亿元、13亿元、14.3亿元,同比分别下滑2%、20%、13%。
在核心业务出现颓势之时,爱奇艺开始积极求变,首先就是流量变现多样化,也就是杀入电商领域。
“今天(23日)爱奇艺电商上线,是内容电商,不是货架电商,所以打开爱奇艺现在一时找不到入口,但是搜索爱奇艺电商时有一个直播页面和视频带货的页面会出现,现在还是试运营状态。”龚宇表示。
本报记者以“爱奇艺电商”为关键词在爱奇艺APP上检索,出现名字为“食力研究所”直播视频,售卖的产品包括纯牛奶、虎皮凤爪、乌龙茶等。而在《我是刑警》《无忧渡》的热门电视剧下,还有“优选”选项,打开按钮后有与剧情相关的食品或者周边出售。
据记者了解,2024年,芒果TV播出的《再见爱人4》中,女嘉宾麦琳执意购买“熏鸡”被网友声讨,却无意中带火了同属于芒果超媒的小芒电商。据记者了解,这个此前默默无闻的电商平台在2020年年底推出,后在2021年初对外发布,更是一度被视为芒果超媒乃至整个湖南广电的“第二增长曲线”。
芒果超媒在今年1月发布的业绩预告中表示,“2024年小芒电商GMV超过160亿元,同比增长55%。”
此外,陷入亏损的TVB也早已北上“掘金”,TVB在2023年透过旗下翡翠东方与淘宝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共同合作开展电商直播。
对于爱奇艺开展电商的优势,龚宇表示,爱奇艺做电商一是新内容,特别是有IP、艺人明星更多参与的内容;二是新形态,带货;三是有资源优势,IP、内容、艺人明星以及会员。“会员把互联网上消费力最强的用户筛出来了,所以会员是我们电商最大的潜在用户。”龚宇如是说。
文娱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爱奇艺是最早做带货的长视频平台,早在十年前《太阳的后裔》热播时,爱奇艺商城同步推出了宋慧乔、宋仲基剧中同款商品,一度形成了一种热潮,也启发了后来直播带货的脑洞。
张书乐进一步表示,“只是就目前来看,爱奇艺并没有更多直播带货的优势可言,即使是TVB把影视搬入直播间走怀旧滤镜,其热度也只是昙花一现,在当下直播带货走向店播或口碑种草的新阶段,靠泛娱乐化模式去带货和自身并无多少交集的食品,其只能算是在新手村刷怪来积累经验教训的一种方式而已。”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则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爱奇艺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内容生态,这使得爱奇艺在进军内容电商时,能够利用现有用户流量和内容资源,快速吸引用户关注;此外,爱奇艺在IP运营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通过IP衍生品等形式,进一步拓展电商业务。
“爱奇艺的内容电商模式也面临一些劣势,内容电商需要平衡内容与商业的关系,如果过度商业化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导致用户流失;内容电商市场竞争激烈,爱奇艺需要找到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此外,内容电商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配送也是挑战,需要爱奇艺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建设和优化。”江瀚还认为。
布局中型乐园
除了杀入内容电商外,爱奇艺还要养成大IP、延续商业价值,其中一项布局则是中型线下乐园。
龚宇表示,在衍生品方面,爱奇艺做了衍生品专卖店“爱奇艺奇小贝”,在北京市、上海市
开了几家店,线上和其他渠道也有爱奇艺IP衍生品;此外,使用VR和AI技术的爱奇艺全感剧场,目前全国有接近50家,今年估计再增加二三十家。
值得关注的是,龚宇宣布,爱奇艺将入局线下乐园。“我们希望拥有IP的企业与公司多谈合作,把IP价值变成线下的物理存在。”龚宇说。
公开资料显示,3月13日,爱奇艺首个线下乐园“爱奇艺乐园”在江苏省扬州市启动,预计年内正式开园。该乐园选址在京杭大运河畔的“运河十里”项目示范段内,是扬州市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城市有机更新的重点工程。
据记者了解,华侨城、融创等昔日文旅地产巨头早已相继陷入泥淖,影视公司华谊兄弟早在2011年提出实景娱乐战略,但其文旅项目此后接连亏损也在2021年不得不处理掉实景娱乐公司的股权,国内的主题乐园产业一直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鲜血液输入。
目前,长隆、华强方特虽然也获得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但品牌影响力远不如迪士尼、环球影城等品牌,爱奇艺能从线下乐园中分得一杯羹吗?
“爱奇艺一直在线下做影视消费场景的突破,其一方面效仿华谊兄弟,将一些热门影视剧IP变成线下实景旅游打卡点;另一方面又通过VR、AR和剧本杀之类的新玩法试图形成更多互动,总体方向是正确的,但具体到落地的体验感并没有太多吸引力,只能是爱奇艺为了打开更多消费场景,进行的一个战略布局;”张书乐进一步分析,“爱奇艺此前布局线下是与城市联名合作,相对负担较轻,此刻如果重金砸向线下乐园,其难度加倍,对爱奇艺本不宽裕的资金链来说,将可能极限承压。”
江瀚分析认为,从盈利能力来看,线下乐园是一个耗资巨大的项目,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和运营,如果爱奇艺能够成功打造具有吸引力的线下乐园,并通过门票、周边商品、餐饮等多种方式实现盈利,那么线下乐园有望成为爱奇艺新的增长点,但需要注意的是,线下乐园的盈利周期较长,爱奇艺需要保持耐心和持续投入。
微剧定为增量内容
在进军线下乐园与内容电商之前,爱奇艺在2024年先高调入局了短剧赛道。
2024年9月,爱奇艺推出“短剧场”和“微剧场”,前者每集为5—20分钟,后者为每集1—5分钟。在商业模式方面,爱奇艺联合合作方定位高品质短剧,给予出品方70%以上的收入分成。
对于爱奇艺转型做短剧的说法,龚宇强调,微剧是爱奇艺的增量业务,不是爱奇艺不做长剧了转成做微剧,可以理解为爱奇艺又多了微剧一个品类。
据记者了解,爱奇艺对产品结构重新做了梳理,爱奇艺的基线产品爱奇艺APP、奇异果等沿用原来的商业模式,微剧在上述APP中相当于多一个增量内容,多了一个频道,而爱奇艺极速版将在移动端更名为“爱奇艺微短剧”APP。
本报记者从爱奇艺获悉,从去年9月提出构建“长 短”内容新生态后,爱奇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我是刑警》《漂白》两部剧集的爱奇艺内容热度值破万,《无所畏惧之永不放弃》等开年大戏表现优异,更在云合Q1剧集市占率及热度榜Top5中独占两席;微剧业务发展实现里程碑式突破,储备量已超1.1万部,并与95%行业头部创作方达成合作,《家里家外》上线4天分账破百万。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则表示,“短”是内容领域2025年唯一一个关键词,即微短剧时长短、长剧集数短、电影占用时间短。“所有的故事都可以用短剧的叙事方式讲一遍。”王晓晖还如是说。
江瀚认为,爱奇艺在内容创作和分发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为微剧计划提供有力支持,例如,爱奇艺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等手段,了解用户喜好和需求,为微剧创作提供指导,同时,爱奇艺还可以通过站内推广等方式,提升微剧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微短剧对于爱奇艺而言是一个突破口,当然并非将‘长剧剪短’那么简单,但是在横屏短剧这个长视频平台‘独享’的领域,长视频平台拥有强劲的横屏影视制作经验、相应的全套人才储备,并且更有实力和优质网文IP合作,这些都让长视频平台在微短剧赛道进入白热化中,有超越此前野蛮生长的草创班子,而后发先至的实力。”张书乐还分析。
王晓晖指出,2025年将开启为期两年的“长 短”内容变革周期,微剧进入“速度决胜期”,短剧开启“爆款破局期”,长剧进入“阵痛转型期”,电影迈入“创新涅槃期”。在此背景下,他表示,爱奇艺将以“长 短”内容并行、解构与建构结合、量产与质产并举的策略指导内容创作与生产,通过长短协同开发、多元剧场运营、工业化生产体系升级等措施,实现内容价值的最大化释放。
张书乐认为,在爱奇艺扩展的新领域中,微短剧更加容易实现短平快的突破。他表示,“微短剧和爱奇艺的属性更接近,跨界步子不大,相对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