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如何向医药核心资产演绎?
01
医药改革鼓励行业细化分工、鼓励创新
人口老龄化加剧、疾病谱的变化以及经济增长带动消费升级,都会拉动人民对医疗需求的加速增长,医药板块的长期大逻辑持续。
不过从结构上看,随着医药行业进入优胜劣汰、创新升级的新政策周期,仿制药的发展空间越来越窄,发展创新药成为中国药企的重点。

02
创新药,在困局下寻破局之法
2015年来的药政改革政策激发了国产创新药第一波浪潮,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创新药赛道,行业竞争加剧,靶点扎堆、内卷严重等诸多弊端逐渐显现,医药政策亦开始趋于严格规范企业创新。
受制于研发、商业化和资金的三重压力,国产创新药第一波浪潮泡沫破裂,二级市场创新药板块自2021年7月以来经历了长达两年的深度调整。
近期创新药企在政策、研发、国际化方面均出现了一定积极因素,或成为第二波浪潮的燎原之火。

03
政策端:医保谈判机制优化,创新支付环境改善
一方面,从2023创新药续约谈判规则看,规则趋于清晰、降幅趋于温和,随着2023国谈临近,国家医保局再度释放出对创新药可获得性价值的认可并给予合理价格回报的利好信号。
另一方面,随着近期推进商业健康险发展的两大政策的出台,商保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基本医保以外的创新支付环境改善。

04
政策端:创新药供给侧改革站上新起点
2021年以来CDE颁布了多项重要指导原则,国家从政策层面开始规范并聚焦提升制药企业的研发实力,强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获益为核心的药物研发。
2022年CDE批准上市的NDA创新药数量较2021年有所下降,创新药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近期“附条件通道”收窄等相关意见出台,监管对fast-follow药物的审批进一步收缩,创新药供给侧改革站上新起点。

05
研发端:创新研发驱动,关注大病种的新突破
受益于政策、人才、资本等多种因素共振,中国创新药企自主研发实力持续提升,当前中国创新药上市数量和在研管线数量仅在美国之后;近期2023年ESMO及2023年CTOS年会上,国产创新产品也均有优秀数据读出。
映射海外创新药行业发展趋势并结合国内自身大病种发展情况,未来在减重、阿尔兹海默症等大病种的新突破值得重点关注。

06
国际化:license-out渐入佳境,创新药海外上市迎来新进展
一方面,中国创新药企业研发能力逐步被国外企业认可,近年来国产创新药license out出海项目不断增长,医药魔方数据显示从2023年初至10月16日共有33起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未来海外授权交易的热度或将持续保持。
另一方面,近期国产首款PD1获FDA批准上市,创新药的全球商业化进程逐步开启。

07
DDM模型:分子端和分母端均有催化
从分子端看,一是院端的刚性复苏,且随着反腐对业绩影响明确化后,市场对明年预期将更加清晰;二是医药反腐重塑行业格局,未来高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将得到更好的商业化放量,实现真正的业绩长期良性增长。
从分母端看,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缓和,美债利率下行将推动创新药进入估值上升通道。

08
医药的筹码结构和估值具备走出β行情的前提条件
从资金面看,23Q3医药生物配置系数处于2010年以来24.1%的分位水平,仍有加仓空间。从估值看,当前医药各子行业普遍处于历史30%分位以下的水平,安全边际较高。
医药的筹码结构和估值具备走出β行情的前提条件,在近期创新药政策、技术和国际化共振的催化下,医药行情有望从热门题材向创新药、再向医药核心资产演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