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币圈资讯  > 为什么基金经理不待见银行股_为什么基金经理不待见银行股票

为什么基金经理不待见银行股_为什么基金经理不待见银行股票

银行股现在为什么不受公募基金待见

为什么说银行股不受公募基金待见,是有数据分析支撑的吗?要知道基金的选择它是有规范的,比如一个白酒基金,如果过多的去配置煤炭股,业界和基民会不会说它做利益输送?所以就行业配置来说,它们都是有各自界限的,不会跨界太远。

并且如果朋友你去看的话,银行股都是有银行基金来重仓的,其他的基金为了平衡下风险,会在自己的行业内能配置银行的就配置一些,毕竟大家都知道银行股股息高,红利划算。

银行股作为板块成份权重股,它还可能是指数基金的配置目标,我看到数据分析,北向资金也喜好买入银行股,但是因为它们受行业配置标准影响,也不能过多配置。

可能是朋友你发现其他的行业基金,如消费,电子,医药,科技等基金特别多,涨幅也特别大,所以觉得市场银行基金比较少,从而觉得银行都不受公募基金待见,其实这是你的错觉了,如果你去查一下,几乎每个大基金公司都有配置银行基金的。因为银行股体量太大,涨幅不高,这也确实是不争的事实,谁家都想自己家基金出明星,吸引更多人来投资的。

至于说到市场不看好银行股,是因为银行坏账率高,担心后市,这是根本上的错误,是不了解基金配置规则的人,或者是别有用心的人说的。我只知道巴菲特抄底航空股失败后,先后配置了文化传媒和银行股,我相信他的团队判断能力。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银行,证券保险这金融三剑客是股市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不允许出问题的,毕竟放开外资配置比例也才是不久之前的事,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信号,证明我们的国有资产,不容贱卖。

即便是银行坏账,负债问题,经营不善等问题,这都是小问题,只要我们加强监管和扶持,做到剥离不良资产,开发新的盈利增长点,这个行业就是有发展前景和潜力的,根本上不会出问题,再则,银行股长期的低市盈率,虽然说明了它不怎么好,但是市场是有周期的,它经过低谷之后,一定会迎来上涨的,它的改变是缓慢的,等到你发现它特别好了,估计你又要接盘了,因此银行基金适合价值持有,而不适合造明星,这也是它不为大众所知,从而让人们觉得它不受公募基金待见吧。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银行本身问题,一个是机构投资习惯和投资逻辑问题。

从银行自身来说,受制于LPR下行带来的净息差收窄,自从疫情发生以来,LPR加速下行,对银行净息差影响太大,银行净息差收窄,意味着银行盈利下滑,另一个是金融合理让利1.5万亿元,还加强了中间收费管理,银行收费减少等于利润下滑,三是经济下滑,银行资产质量下降。所以银行股价没有想象空间。

其次是机构管理人投资风格问题,目前新生代机构管理人投资风格更加激进,他们对泡沫容忍度更高,操作手法也更加凶悍,通过抱团持股不断推升股价获得超额收益,即使市场充满质疑,也丝毫不会顾及,依然凭借资金优势推高股价。

既然可以通过推高股价在医药医疗器械和大消费、科技股中获得短期超额收益,何必死守银行股,获得微薄收益。

另外大量机构重仓医药医疗器械和大消费、科技股,市场资金就围绕上述板块个股不断炒作,造成市场资金虹吸,越来越少的资金关注低估值金融板块。市场演绎了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