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5G从普惠性连接走向精准化赋能

5G从普惠性连接走向精准化赋能

  最近,一些北京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可以理解为5G升级版,也被称为5.5G,是5G到6G的过渡阶段。也有用户发出疑问,5.5G来了,5G是不是要退场了?大可不必担心,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5G和5G-A将并肩前行,各自在不同领域和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共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贡献力量。

  与5G相比,5G-A强得可不止半点。移动通信技术演进遵循着“10年一代”的发展周期规律,每一个半代技术相比上一代在速率上都有约10倍的提升。除了带宽速度,5G-A的连接密度、定位精度、能效等都比5G提升了10倍。“快10倍、不收费”是5G-A的最直观表现,但其能力远不止于此。5G-A支持通感一体、无源物联、内生智能等新技术,能更好匹配人联、物联、车联等多样化应用场景,夯实万物智联的根基。

  以通感一体技术为例,简单说就是让通信系统具备感知能力。比如,基站可以通过分析发射出去又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来探测周边有没有无人机、汽车、轮船等物体,还能知道它们的位置、速度和运动方向等,从而支撑自动驾驶应用。可见,通感一体能把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更紧密连接起来,带来更多创新应用场景。

  由此不难理解,发展5G-A是通信技术不断发展演进的必然结果。一方面,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通信网络要求越来越高,现有5G网络无法满足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需求,而5G-A提升了网络性能,可支撑产业互联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5G发展进入深水区,增速放缓。市场对5G认知接受已达一定程度,新增用户挖掘难度加大。现有5G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相对单一,难以进一步激发用户消费欲望和流量需求。行业亟需寻找新增长点,以突破当前发展困境。5G-A的出现,迎合了这一需求。

  5G-A与5G之间,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协同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通信技术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代技术都为下一代技术发展奠定基础。5G-A正是在5G基础上的优化与升级。从技术上看,5G-A并未颠覆5G网络架构,而是通过射频模块创新、软件优化、AI深度协同等,满足多样化业务对带宽、频效、能效的差异化需求。就如同在一条高速公路建设中,5G搭建了道路的基本框架,而5G-A则对道路进行拓宽、优化标识、增加智能辅助设施等,两者共同打造出更高效便捷的通信交通网络。

  现阶段,广覆盖的5G网络依然是支撑众多基础应用的核心力量。在消费端满足移动支付、在线视频、社交网络等日常移动应用,在一些对网络要求并不极致苛刻的行业应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已达10.68亿户,表明经过多年推广应用,5G技术已被广泛接受。在5G-A商用过程中,5G仍能满足大部分用户日常需求,和5G-A互相补充,让用户可以在不同场景下根据网络状况和自身需求,灵活选择合适的网络服务。

  5G与5G-A共同推动通信产业生态繁荣。5G广泛普及不仅打下了良好的网络和用户基础,也带动了从通信设备制造、芯片研发到软件应用开发的发展,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积累了成熟的技术经验和市场资源,这些都为5G-A提供了基础支撑。而5G-A不仅是在5G不够用的地方作补充,也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激发新技术、新应用等创新热情,推动产业朝着更高端、更智能的方向迈进。

  总而言之,5G-A不是对5G的否定,更不是对未来的透支。在5G与6G之间,5G-A通过技术优化与场景适配,搭建起连接当下与未来的桥梁,让通信网络从普惠性连接走向精准化赋能,共同推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走深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