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超5亿人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4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深化医保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黄华波介绍,不断优化医保服务是医保工作的重要内容,医保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国家医保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群众医保领域急难愁盼的问题,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成了全国统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大力发展智慧医保,优化经办服务,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办”。
一个是“身边办”。加快健全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医保经办体系和服务网络,大力推动医保服务下沉延伸,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超过12.36亿人开通使用医保码,就医买药实现扫码直接结算,一些地方还可以直接刷脸结算。“药品比价”等小程序也全面上线,医保政务服务线上可办率从2020年的55%增长至2024年的92%。培育了一批基层医保明白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找得到人、办得成事。
二是“规范办”。大力开展医保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形成了23项规范编码标准和37项技术规范。统一全国28项医保常用业务办理清单和服务标准。进一步减环节、简材料、压时限,实现生育津贴审核支付10个工作日内办结。
三是“异地办”。跨省直接结算范围逐步从住院拓展到普通门诊和高血压、糖尿病等10种门诊慢特病,惠及更多参保人员,并实现每个县至少有一家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提供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十四五”期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超5亿人次,减少群众垫付超5500亿元,跨省住院直接结算率达到90%左右,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
四是“高效办”。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系统响应时间实现毫秒级,医保码日均结算超过1450万人次,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日均使用超过500万人次,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生育保险待遇核定与支付等8项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大力推进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探索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参保、在线申领医保码,实现新生儿“出生即参、床边即办”。推动实现生育津贴“即申即享”和直接发放至生育女职工个人。
黄华波表示,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积极构建与“1 3 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相适应的医保服务体系,推进数智赋能,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医疗保障需求。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