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钱包”越来越鼓 动力从哪来?
家庭小账本连着民生大账本,居民收入水平是衡量民生福祉的重要标尺之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主要支撑因素是工资性收入、转移净收入和经营净收入较快增长。
多地密集发布的经济数据也反映出同样趋势。例如,今年上半年河南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同比名义增长5.5%,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笔者认为,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钱包”越来越鼓,动力来自三个方面。第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促使工资性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第二,消费市场表现可圈可点、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促使经营净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第三,得益于各类保民生政策扎实有力,民生改善成色更足。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是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之一。
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
从二季度看,经济运行平稳,各行业用工需求增加,就业人数较一季度明显增长。其中,受假日旅游经济带动,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服务行业就业人数较上年也有增长,有力维护了就业形势的稳定。此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带动了工资性收入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2628元,增长5.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8%,是居民增收的“主引擎”。
同时,经营净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也是居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与消费市场的亮眼表现和各地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息息相关。
从全国总体数据看,上半年,国内消费需求扩大以及假日出行增加,带动服务业增长较快,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3407元,增长5.3%,与全国居民收入增速持平,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5.6%。
地方反馈数据也不乏亮眼之处。例如,上半年江苏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06元,同比增长5.2%,经营净收入3837元,增长达到5.6%;北京上半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多元业态点亮假日经济新图景,北京全市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14元,同比增长2.4%,特别是在深化文旅和精品民宿融合、发展乡村多元富民产业的背景下,北京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也得到提高,上半年,北京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4.5%,快于城镇居民2.5个百分点。
此外,在各类保民生政策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补贴作用下,居民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活补贴等收入增长较快。
例如,上半年财政对基本民生方面的保障力度不断增强,包括支持提高基本养老保障水平,下达相关补助资金,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等一系列举措。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398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分城乡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7%和7.0%。受基础养老金标准上调和领取养老金人数增加带动,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增长8.5%。
预计下半年,宏观政策将继续协同发力,为经济稳定运行保驾护航,随着各项政策落地显效,居民收入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