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对中西部地区予以倾斜
财经8月7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8月7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和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财政部副部长 郭婷婷: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起点,关系到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强调要健全学前教育政策保障体系,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党的二十大对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作出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财政部会同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广泛开展调研,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发展阶段和财力状况等因素,研究提出逐步推进免费学前教育的建议方案。近日,国办印发了《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这里所说的学前一年就是通常所说的幼儿园大班;对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后续还将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研究适时完善免费政策。对于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对幼儿园给予补助,相关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在落实好免保育教育费政策的同时,统筹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等工作,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盼、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投资于人的具体实践,是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政策体系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这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次出台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主要遵循了四个原则:
一是强化普及普惠。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的大班儿童,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1200万人左右。同时,鼓励各省结合实际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政策,做好兜底保障。
二是稳妥有序推进。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免保育教育费,确保政策可持续。后续将适时研究完善政策措施,让更多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三是加大政府投入。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以政府投入的“加法”,来实现家庭教育支出的“减法”。保育教育费占家庭学前教育总支出的比重比较高,免除费用后,家庭的教育支出将有效降低。经测算,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大约是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四是经费合理分担。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中央财政拿大头,对中西部地区也给予政策倾斜。各地统筹安排中央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确保及时足额拨付资金,保障这项惠民政策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