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擦亮双眼,看穿“神医”骗局

擦亮双眼,看穿“神医”骗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提示公众警惕“传统文化绑架”现象,撕开了“神医”骗局的外衣:集体“违背祖训”并公布“祖传秘方”,套路背后是统一的脚本,卖药牟利是目的。

  类似骗局屡见不鲜:几十个“专家”组成“神医宇宙”,给“神药秘方”打广告,北京鹤年堂中医医院原名誉院长张文荣,以“治一个好一个”的台词忽悠老百姓;自称“清代御医第七代传人”“中药提速第一人”的黄亚军,虚构专家资质,以“化毒化栓”的夸张宣传售卖药酒,形成一条顶着“中医养生”名头的营销产业链……这些骗局主要锁定老年群体,利用老年人对慢性病的焦虑心理和对正规医疗的信息差,炮制“不用手术”“在家轻松治病”等话术,编织出虚幻的健康希望。

  骗局的危害已超越经济损失。放弃正规治疗轻信“祖传秘方”而延误病情,服用过量药酒导致并发症,严重危害使用者的健康。“祖传秘方”“中医世家”沦为骗术标签,亦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正规中医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受损,发展空间被挤占。

  “包治百病”违背医学常识。牢记这一点,不难识破骗局。如果发现健康谣言或者遇到无法辨别真伪的健康信息,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的“辟谣平台”进行举报和检索。子女不妨多关注父母的消费动态,帮助他们更新健康认知,科普“慢性病需规范治疗”的常识,教他们使用“辟谣平台”。

  平台要当好“守门员”。短视频平台和电商平台,可以通过敏感词和资质筛查,对“根治”“神医”等话术自动拦截,强制公示药品批准文号,下架夸大产品功效的相关内容,补足审核短板。

  监管部门保持高压态势,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依法严惩虚假宣传等行为,全方位打击背后的产业链。中医药信息的传播规范也需要完善,传统文化岂能成为商业欺诈的包装?

  公众擦亮双眼、平台守土有责、监管持续发力,才能让“神医”无处遁形、让谣言无缝可钻、让传统医药文化真正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