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电影暑期档为何“慢热”

电影暑期档为何“慢热”

  8月以来,电影市场连续高速增长。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8月6日17时43分,2025年暑期档(6月至8月总票房(含预售突破75亿元。《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戏台》等10余部影片网络评分集体站上8分,《东极岛》《捕风追影》等即将加入战局的新片拉满期待值。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年暑期档,“慢热”或许比较合适。档期前半程市场略显平淡,但随着一批高质量影片口碑不断发酵,票房逐渐呈现逆势上扬的趋势。良好势头进一步拉动观影热情,助推票房持续走高。

  今年暑期档为何“慢热”?以往,部分影片擅长搞营销,未上映便通过八卦消息、炒作手段吸引关注;还有的深谙制造话题,电影上映后热搜不断,营造“热议”氛围。不过,营销是把“双刃剑”,若作品本身质量不过硬,很容易导致观众期待与实际体验产生落差,短期可能维持一定热度,长远则会透支大众的观影热情。

  与之不同,今年暑期档多部影片靠口碑驱动市场热度。比如,《南京照相馆》凭借历史记忆与情感共鸣引发观影热潮,上映后连续多日票房破亿元;原本不被资本看好的《戏台》,因预售票房低迷、遭遇大片挤压而推迟一周才上映,但随着口碑发酵,越来越多观众愿意走进影院支持这部“慢功夫”喜剧,如今该片票房直冲4亿元,黄金场次一票难求。

  相较于热衷营销的“爆款”,口碑传播的速度或许不够快,但后劲更足。从街谈巷议到网络热议,从个体感动到群体认同,这种源于真诚体验的传播链条,其可信度与穿透力远非一般营销所能企及。

  文化产业作为精神食粮的供给者,核心价值绝非仅由点击量和票房数字所定义。《南京照相馆》通过“观影 教育”联动模式,探索社会价值与商业回报的双赢路径;《浪浪山小妖怪》通过手绘动画融合水墨风格,呈现东方美学,激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些又怎能不说是票房之外的另一种成功呢?

  暑期档“慢热”恰恰证明电影市场正在从依赖话题造势转向内容深耕。当下文化产业,不乏喧嚣一时的“爆款”,重金营销、明星加持、话题炒作轮番登场,看似热闹却难掩内容空洞。喧嚣散尽,留给观众的只能是一声失望的叹息。如此竭泽而渔,非但不能繁荣市场,反而会侵蚀文化消费最宝贵的根基——信任。

  口碑才是最长效的营销。唯有以匠心深耕内容沃土,在思想内涵上精雕细琢,在艺术表达上锐意创新,在制作水准上精益求精,方能为口碑的孕育提供丰厚养分。有时候,“慢即是快”。要相信,诚意之作终将赢得口碑与市场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