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国家药监局:我国医药产业规模全球第二 创新药在研数目达到全球的30%左右

国家药监局:我国医药产业规模全球第二 创新药在研数目达到全球的30%左右

  财经8月22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22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成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杨胜在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批准的创新药达到204个、创新医疗器械265个,其中今年1到7月份,批准创新药50个、创新医疗器械49个。目前,我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创新药在研数目达到全球的30%左右。

  发布会文字实录如下:

  记者:药品安全无小事,想请问在“十四五”期间,在药品监管领域有哪些重点举措为这份安全保驾护航?取得了哪些成就?谢谢。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杨胜:谢谢您对药品监管工作的关注。“十四五”期间,国家药监局按照“讲政治、强监管、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的工作思路,高质量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下面,我简要介绍三方面的工作及成效:

  一是全方位筑牢药品安全底线。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是药品监管部门最根本的职责。我们强化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监管,建立完善药品安全风险会商机制,聚焦药品网络销售、药品委托生产、临床试验管理等重点环节,聚焦疫苗、血液制品等重点产品,聚焦农村、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实现药品安全风险排查、研判、处置的常态化、长效化。近年来,相继开展了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今年又开展了药品经营环节的“清源”行动,持续打击处置违法违规行为。每年抽检各类药品20余万批次、医疗器械2万余批次、化妆品2万余批次,对国家集采中选产品实行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100%全覆盖。严格按照国际公认标准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监督保障仿制药安全有效。

  二是全链条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设立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4个加快通道,对重点品种实行“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十四五”以来批准的创新药达到204个、创新医疗器械265个,其中今年1到7月份,批准创新药50个、创新医疗器械49个。目前,我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创新药在研数目达到全球的30%左右。我们大力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着力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审评证据体系,中药新药批准的数量快速增长,“十四五”以来批准中药创新药27个。

  三是全覆盖保障人民群众用药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是药品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我们进一步优化临床急需境外新药的审评审批程序,让我国患者更早更快地享受到全球最新药物研发成果。加快儿童用药、罕见病药品上市速度,“十四五”以来,共批准387个儿童药品、147个罕见病药品上市,有效满足了重点人群的用药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全面深化药品监管改革,为保障药品高水平安全、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造福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而不懈努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