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以岭药业“黄芪”药材再签新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以岭药业“黄芪”药材再签新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初秋的太仆寺旗,绿草如茵,风光旖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刘俊臣一行在全国人大机关定点帮扶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开展调研。全国人大代表、以岭药业董事长吴相君作为企业代表,陪同调研并签订了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合作协议。


图:在以岭药业中药材种植基地调研

  刘俊臣指出,做好定点帮扶工作,是全国人大机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不断拓展帮扶资源,用情用力用心支持太仆寺旗发展。要持续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精准匹配帮扶资源,助力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升生态防护能力。

  吴相君发言中强调,企业参与定点帮扶工作,是贯彻落实“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是服从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平台,也是响应全国人大机关号召、为促进乡村振兴作贡献的应尽职责。这与刘俊臣副秘书长提出的精神不谋而合。

  吴相君还介绍称,近年来,以岭药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通过多种方式,在全国建立60多个规模化、标准化中药材种养基地,形成了产业带动、产品带动、技术带动、就业带动、企业推动农民致富的“四带一推”促进乡村振兴新路径。被工信部称为“绿化了荒山,富裕了乡亲,促进了旅游,保证了质量”。期间,企业也积累了创建中药材基地的技术和经验。

  产业赋能,草原上播种致富“金草”

  太仆寺旗地处内蒙古高原,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为中药材种植提供了优质的自然环境。

  黄芪是以岭药业多个创新中药生产所需的中药材大品种,为了保障中药材的稳定供应,提高中药材质量,以岭药业在全国建立了多个黄芪基地。例如甘肃通渭县,以岭药业与当地共建的万亩黄芪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已经让农民户均增收超6000元。而内蒙古太仆寺旗是以岭药业打造的下一个大规模黄芪种植基地,将建成全国人大帮扶标杆项目。

  这种模式不仅保障了制药企业获得高质量原料,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图:以岭药业在太仆寺旗建立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生态优先,人才培育,绿色发展守护草原

  在绿色发展方面,以岭药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保护了土壤和水源,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中药种植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河北涉县的连翘基地,以岭药业便采用了“三不”原则: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人工灌溉,这种种植方式对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也将运用到太仆寺黄芪种植基地。

  以岭药业不仅带来种植技术,更重视培养当地人才。为提升农民种植技能,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培养出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多方共赢,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以岭药业在太仆寺旗的黄芪种植项目,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通过中药材产业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项目不仅为企业提供了高质量药材来源,也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


图:以岭药业黄芪种植基地

  微风拂过,草原宛如绿色的海洋。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一场关于中医药与乡村振兴的故事正在悄然书写,就像那顽强生长的黄芪,深植于草原土壤,吸收天地精华,最终成长为滋养人类的宝贵药材。以岭药业的黄芪种植基地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企业与乡村之间的和谐共生,更为草原种下致富“金草”,这正是乡村振兴战略最美妙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