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完成 10 年成年礼,Vitalik 探讨以太坊存在价值

完成 10 年成年礼,Vitalik 探讨以太坊存在价值

Vitalik 往年着重在探讨技术,今年则转向探讨以太坊「存在价值」。

撰文: Chloe,ChainCatcher

周一以太坊 Devconnect 开发者大会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会上演讲 Vitalik Buterin 将技术实践框架拉高到探讨以太坊在整个加密产业价值,以太坊基金会联合执行董事 Tomasz Stanczak 和 Hsiao-Wei Wang 则聚焦于以太坊在过渡期中的角色定位,强调可靠运作、社区协作与持续创新,而前核心研究员、现 Etherealize 联合创始人 Danny Ryan 则从机构应用角度,点出以太坊在去中心与机构当中的关键角色。

走向 Fusaka 阶段,基金会:将实现无中断运行升级

Tomasz Stanczak 在演讲中回顾了以太坊过去十年的发展轨迹,他指出这段时期成功建立了共识机制、多样化客户端以及隐私相关工具的坚实基础。不过他也警告,未来挑战将会在强化用户隐私、维持去中心化及提升个人化自主控制方面,需要广泛吸纳更多贡献者加入。Stanczak 在会上特别描绘了以太坊生态来自不同领域的参与者,他认为,这些分散式贡献正是确保网络安全与运转的关键。

「以太坊在历次升级中实现无中断运行,正是得益于这些长期投入者的努力。」

而 Hsiao-Wei Wang 则以「以太坊是一架梯子」诠释基金会的管理哲学,用「台阶复利」比喻生态演进,也就是从研究开始至客户端至应用最后扩展至社区,每一步都成为下一代建设者的新台阶。

她表示,「今年对以太坊来说是一个新篇章,自从以太坊基金会完成新一届领导层更替之后,Tomasz 和我给自己定下的第一责任,就是保证这次过渡的稳定与平滑,因为以太坊正在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针对下个月以太坊主网的 Fusaka 升级,她在会上解释道,以太坊迈入「Fusaka」需聚焦三项核心能力,第一是历次重大升级中保持 100% 连续出块的可靠性;二是为生态的多样化技术路径留足空间的灵活性,以及基金会关心以太坊,但并不控制以太坊的守护式治理 (Stewardship)。

Wang 强调,以太坊的十年积累源自无数试错与坚持,网络在所有重大更新中维持 100% 可用率,正是这种可靠性的体现,让用户可以无惧投入建设。

另外,Danny Ryan 作为前基金会核心研究员,分享了他自己从协议开发转向机构应用的经历。Ryan 批评传统金融低效,例如市场碎片严重,股票结算需 T 1 日,债券 T 2 日,远逊于以太坊的即时结算,传统机构系统架构根本陈旧如层层叠加的法律与纸张。

但 Ryan 也意外机构对去中心化的强烈需求,从机构视角来看,诸如基础设施层的去中心化、100% 的在线率、承载万亿级资产类别的安全性以及成熟的应用层与隐私等等都是刚需,Ryan 也强调,填补认知差距后,机构会意识到以太坊的必要性。

以太坊正在重新定位,Vitalik 探讨在加密产业中的存在价值

而 Vitalik 在开发者大会演讲向来以「Ethereum in 30 Minutes」作为框架,用短短 30 分钟时间勾勒出以太坊的现况与未来。对比 2024 年 Devcon SEA 到 2025 年 Devconnect ARG 的内容,以太坊正在重新定位,小至技术图谱大至在区块链上的价值。

去年 Vitalik 主要围绕「世界计算机」的技术细节展开,也就是 L1 如何作为信任锚点的作用,以及 L2 如 GPU 般的互补功能。「以太坊的世界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团结在一起,是因为每一个 GPU 都通过乐观证明系统、零知识证明、SNARKs、STARKs、Jolt、Plonk 等等各种技术连接到最信任的机器。」

这些系统实际上确保了 L1 能够无需信任地验证 L2 内部发生的事情,而 L2 也能够无需信任地读取 L1 上发生的事情。这两个组件之间有重要的相互作用,Vitalik 表示,「它们共同构成了今日的以太坊。」

去年他强调去中心化的技术实践,例如多客户端架构的防故障设计和质押池的多样性,并回顾从 2013 年的白皮书到 Merge 转型,再到 Surge 阶段的初步成果,特别是对费用大幅下降和交易确认时间改善 ( 从分钟缩短到毫秒级别 ) 的成绩,突显了以太坊在可扩展性上的各项突破。

相较之下,2025 年的演讲则更偏向原则性反思,开头就以 FTX 作为反面教材,Vitalik 批评 FTX 作为中心化交易所没有偿付能力,强调其与以太坊的本质区别,也就是从中心化信任如何转向任何人都可验证的机制。他广泛融入密码学工具,如零知识证明 (ZKPs) 和全同态加密 (FHE),并引入「cosmolocal」( 在地全球 ) 的概念,强调以太坊是一个全球网络,并不是为了讨好某个特定公司或某个超级大国,是为了保护世界人民的自由。

且今年整体技术方面则更未来导向,聚焦在 ZK-EVM 的全节点回归和抗量子升级,去年 Vitalik 才提到「想要对整条链进行 SNARK 证明」,今年就明确宣布 ZK-EVM 已经进入 Alpha 阶段,Vitalik 在会上表示,「ethproofs.org 的数据显示现在已经有证明者能用几十个消费级 GPU 实时证明以太坊区块。」

可发现 Vitalik 往年着重在探讨技术,今年则转向探讨以太坊「存在价值」,反映以太坊正在从基础建设阶段转向定位其在链上的影响力。

或许以太坊正在完成自己的成年礼,就像 Vitalik 在 Devconnect ARG 所说:「以太坊可以成为一面旗帜,引领一个由无需许可的开放技术和去中心化的安全性所支撑的、更自由、开放和合作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