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关注受益内需政策加码的航空、物流和区域集运龙头
中信证券研报称,应对外部冲击,政策层近期高度重视“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采取以旧换新补贴扩容、特定群体补贴、类“消费券”政策等政策组合提振内需,关注受益内需政策加码的航空、物流和区域集运龙头。1)航空:面对显著上升的采购成本,预计国内各航司将暂停波音飞机的引进计划。若假设延迟波音的退出计划叠加航材采购成本上升,预计2025年国内三大航飞机引进增速或降至1%—2%。关税反制进一步限制航空业供给,票价拐点渐近,国际油价下跌释放利润空间,关注“五一”前航空布局机会。2)物流:以旧换新国补扩容及潜在的消费刺激政策有望传导至需求端,选取品类相关度高的顺周期龙头。3)区域集运:复盘历史,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望推动大宗商品需求的修复,2024年内贸行业CR3接近80%,预计需求变化将传导至运价端,同时潜在转运需求有望传导至亚洲区域集装箱船东,建议关注受益于内需修复弹性的内贸集运龙头、以及潜在转口受益标的。
全文如下
物流|关税影响探讨(二):优选内需政策受益的航空、物流和集运龙头
应对外部冲击,政策层近期高度重视“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采取以旧换新补贴扩容、特定群体补贴、类“消费券”政策等政策组合提振内需,关注受益内需政策加码的航空、物流和区域集运龙头。1)航空:面对显著上升的采购成本,我们预计国内各航司将暂停波音飞机的引进计划,假设从4月9日起国内停止引进波音飞机但保持退出计划,则我们测算2025/2026年三大航的机队增速或降低1.5pcts/2.1pcts至2.9%/2.9%。若假设延迟波音的退出计划叠加航材采购成本上升,我们预计2025年国内三大航飞机引进增速或降至1%~2%。关税反制进一步限制航空业供给,票价拐点渐近,国际油价下跌释放利润空间,关注五一前航空布局机会。2)物流:以旧换新国补扩容及潜在的消费刺激政策有望传导至需求端,选取品类相关度高的顺周期龙头。3)区域集运:复盘历史,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望推动大宗商品需求的修复,2024年内贸行业CR3接近80%,预计需求变化将传导至运价端,同时潜在转运需求有望传导至亚洲区域集装箱船东,建议关注受益于内需修复弹性的内贸集运龙头、以及潜在转口受益标的。
▍航空:波音交付扰动,供给增速或进一步降至1~2%,关注五一前布局机会。
对美关税反制提升产业链采购成本,行业供给进一步受限,2025年国内三大航飞机引进增速或降至1%~2%。中国出台一系列关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目前源自美国的进口商品需缴纳125%的关税。我国在商用飞机和关键零部件方面对进口产品依赖度较高,2024年进口航空航天器机器零件中来自美国的商品金额占比50%,因此产业链受关税影响较大。一方面,面对显著上升的采购成本,我们预计国内各航司将暂停波音飞机的引进计划。假设从4月9日起国内停止引进波音飞机但保持退出计划(按照各公司此前披露的计划,2025~27年国内三大航波音订单188架,占整体订单32%),则我们测算2025/2026年三者的机队增速或降低1.5pcts/2.1pcts至2.9%/2.9%,若假设延迟波音的退出计划,则机队增速或降低0.3pct/0.8pct至4.1%/4.2%。另一方面,航司日常维修所需的进口航材也将面临成本上升,将影响航司采购决策,预计也将间接降低行业供给,供需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
油价下跌释放成本空间,票价拐点渐行渐近,期待促消费政策出台进一步提振需求。受贸易波动和OPEC 超预期增产影响,4月国际油价进一步下跌,截至4月17日,布油收盘价较3月底下降9.2%,2025年以来均价已累计下跌13.8%。受维修发动机数量增加影响,3月各航司国内线运力收缩,据航班管家统计,2025年劳动节假期平均票价同比增长4.4%,释放积极信号。考虑因私出行需求旺盛,若促内需、顺周期政策进一步发力,旺季票价表现有望超预期。
▍快递快运:期待2025年国补政策品类扩容刺激增量传导至物流端。
在2025年以旧换新补贴扩容背景下,2025年1~2/3月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速较去年同期 10pcts/21.4pcts,叠加原有家电品类以旧换新效果,我们测算国补为2025年物流市场带来1927~3245亿元的规模增量,手机、家电等高价品类对B端快运服务商要求更高,增量货源或主要由头部快运企业承担。叠加制造业转型升级,期待网络覆盖能力更广、服务能力更强、成本效率更优的头部快运网络加速份额获取,迎来利润持续释放。
▍区域集运:期待需求积极信号传导至价格端,建议关注有望受益于内需修复弹性与潜在转口需求的内贸集运龙头、以及潜在转口受益标的。
贸易摩擦、出口承压背景下,内循环或为应对外需冲击的关键变量,内贸集运主要货品为大宗商品及轻工产品。复盘历史,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望推动大宗商品需求及运输需求修复,期待需求修复传导至物流端。2024年内贸集运CR3的比例近80%,从新船交付和区域集运市场运力回流两维度看,我们认为2025年行业供给增量可控。在供给端的约束基础上,内贸集运需求的积极变化更易传导至运价侧。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国际线恢复不及预期;油汇影响超预期;供应链扰动进一步升级;转口贸易需求进度低于预期;部分航线供给溢出超预期。
▍投资策略。
面对当前贸易战升级的国际背景,顺周期、促消费政策有望陆续出台,航空、快递快运等内需板块有望受益。
航空:供给进一步受限,票价拐点渐近,国际油价下跌释放利润空间,若顺周期、促消费政策发力,有望传导至航空需求端。
快递快运:顺周期政策有望传导至物流端,服务优质的头部快递快运企业有望受益。
内贸集运: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望推动大宗商品需求及运输需求修复,建议关注内需修复弹性与潜在转口需求的内贸集运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