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0%收益基金曝光:富国25只霸榜 这一赛道竟成最大赢家
2025年公募基金中期业绩尘埃落定,A股市场跌宕起伏的结构性行情成为主动管理能力的试金石。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全市场(剔除指数基金且仅统计A类份额)共有375只主动权益基金上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20%。
在这场“中考”竞技中,富国、广发、平安、鹏华等综合型头部公募凭借深厚的投研积淀与多元产品布局,在领跑榜单中占据主导地位。
头部机构领跑,富国基金25只产品入围
从基金管理人维度看,“老十家”之一的富国基金展现出强大的整体实力:上半年旗下收益率超20%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高达25只,在全市场基金公司中位列第一。
其中,医药与科技主题基金表现尤为亮眼。富国医药创新A以55.84%的涨幅位居榜首,富国全球健康生活人民币A和富国医药成长30紧随其后,形成“医药三剑客”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富国旗下港股通产品如富国沪港深行业精选A和富国港股通策略精选A亦斩获超额收益,显示其跨市场配置能力。
广发基金以18只上榜基金紧随其后,旗下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以68.29%的涨幅表现抢眼,基金经理吴远怡、吴兴武管理的多只产品上榜。平安基金与鹏华基金同样各有13只基金跻身榜单,工银瑞信、汇添富、华夏、易方达等机构上榜基金数量均达10只或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除头部公司外,多家大中型基金管理机构表现稳健。例如,大成、中欧、嘉实、南方等公司各以9只基金跻身榜单,信达澳亚基金、永赢基金、宝盈基金等公司以7只基金的成绩入围,而安信基金则以5只基金展现潜力,形成多层次竞争格局。
行业聚焦:医药、港股通、成长风格占优
分析绩优基金的投向,医药生物板块无疑是上半年的最大赢家。无论是富国、广发、鹏华还是平安,旗下排名靠前的基金中,医药主题或重仓医药股的基金占比极高。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基金周思聪管理的三只医药健康主题基金表现突出,包揽了平安基金收益榜前三名:平安核心优势A、平安医药精选A、平安医疗健康A,展示了其在医药领域的选股能力和赛道把握能力。此外,鹏华基金基金经理金笑非同样多只基金产品上榜。
布局港股通标的的基金也表现不俗,如富国全球健康生活、富国中国中小盘、富国港股通策略精选、广发港股通优质增长等均取得了不错的收益,显示港股优质资产的价值重估机会被敏锐捕捉。业内人士表示,成长风格在上半年的结构性行情中整体占优,契合了经济转型期市场对新兴增长动能的偏好。
创新与出海:医药下半场双引擎
随着2025年进入下半程,医药领域的投资脉络愈发清晰。业内专业观点持续看好创新药产业链及细分行业头部企业的表现。
中信建投证券在6月29日发布的最新研报明确指出,展望医药行业2025年下半年,两大主线值得重点关注:创新主线与出海主线。其分析认为,全球流动性有望继续改善,对创新类资产的定价较为有利,叠加国家政策鼓励行业创新,建议积极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在出海领域,研报强调中国医药产业逐步具备全球竞争力,长期看医药行业有望走出全球性大公司,但投资人也需对出海带来的挑战有充分预期,这必定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绩优基金经理的布局思路与上述研判高度契合。平安医药精选基金经理周思聪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25年,中国创新药行业迎来“出海爆发、国内放量、集体盈利”的三重机遇,从研发投入期转入收获期,中国创新药行业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以及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投资前景。
周思聪提出可以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一是国内医保市场放量的商业化投资主线,二是对外授权国产创新药出海主线,三是把握行业周期与估值机会。按照此三条主线逻辑,可关注创新药中的双抗、ADC、靶向药、自身免疫性疾病四个细分投资方向。
说回到近期行情,上半年创新药板块累计涨幅较大,对于看好产业长期机遇但又阶段性恐高的投资者,该怎么办?
分析板块估值而言,富国医药创新基金经理赵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过去三年经历了药品集采、医保谈判、创新药出海受阻等多重政策冲击,市场对医药板块估值下杀已有充分预期。随着政策风险缓释和海外流动性压力缓解,医药行业尤其是创新药板块估值有望提升。
赵伟指出,A股医药估值虽绝对值高于港股,但历史分位更低,具有较高的估值性价比和安全边际,具备“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港股则可能需等待创新药叙事突破或海外流动性进一步宽松信号。
广发沪港深医药基金经理吴兴武则表示,产业发展往往是线性的,而股市行情常常以脉冲的方式演绎,这个现象不仅存在于创新药领域,也常见于很多产业趋势驱动的行情。短期来看,如果按照产业趋势驱动投资节奏的框架做投资,基于对当前产业发展的判断,创新药行业大概率仍然可以持续发掘出投资机会。中期来看,一些被证伪的个体会陆续掉队,可能会在一定阶段影响板块走势。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收缩仓位强调阿尔法,比拼基本面研究层面的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