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理财  > 新会计准则下的待摊费用如何理解?

新会计准则下的待摊费用如何理解?

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发生,应由当期及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它直接表现为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使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减少,但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因此不能被划入资产范畴。
在实务中,有些企业利用“待摊费用”科目作为调节利润的“变压器”,并用于纳税调整。这种做法为企业提供了调节各期利润的操作空间,成为企业粉饰会计报表的惯用手段。
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07年始实施)和小企业会计准则(13年实施)都取消了预提费用和摊销费用科目。这一举措旨在防止企业滥用这些科目进行利润操纵和会计报表粉饰。
取消预提费用和摊销费用科目后,企业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待摊费用的处理。首先,企业应当确保待摊费用的发生是真实且合理的,避免将不必要的费用计入待摊费用科目。其次,企业应当及时确认和计量待摊费用,并在适当的期间内进行摊销,以反映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影响。最后,企业应当加强对待摊费用的监控和审计,确保其使用符合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总之,取消预提费用和摊销费用科目是为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防止企业利用这些科目进行利润操纵和会计报表粉饰。企业应当遵守会计准则的规定,合理处理待摊费用,确保会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