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优化资源配置 年内多家券商调整另类投资子公司注册资本

优化资源配置 年内多家券商调整另类投资子公司注册资本

  作为资本市场中的重要金融机构,券商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通过另类投资公司开展另类投资业务是券商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式。

  基于业务发展规划等战略考量,年内,多家券商决定对旗下另类投资子公司的注册资本进行调整,以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也有多家券商计划加大相关投入,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

  7月15日晚间,东北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将全资子公司东证融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证融达”注册资本调减至10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东证融达为东北证券的另类投资子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管理。截至2024年末,东证融达总资产为12.82亿元,净资产为12.22亿元。从经营情况来看,2024年,东证融达营业收入为-183.6万元,净利润-1631.12万元,与其2023年4934.56万元的净利润相比,业绩出现了一定下滑。

  目前,东证融达注册资本为30亿元,实收资本为12.27亿元。东北证券表示,综合考虑东证融达发展战略、业务规划及账面资产和资金使用情况,经审慎研究,公司决定将东证融达注册资本调减至10亿元,实际减资金额为2.27亿元。上述减资事项不会改变公司对东证融达的持股比例,不会导致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发生变化,不会对公司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对另类投资子公司进行减资的举措并非个例。6月6日,国都证券发布公告称,为提高公司资金整体使用效率,决定对全资持有的另类投资子公司国都景瑞投资有限公司减少注册资本不超过12亿元(含。

  对于多家券商调整另类投资子公司注册资本的现象,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隋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战略布局角度看,减资反映了券商主动优化业务结构和资源配置的意图。部分另类投资子公司投资回报不及预期,券商通过资本调整可将有限的资源重新配置到更具成长性的核心业务领域,实现资本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增强母公司财务弹性,提升整体经营效率,为应对市场不确定性预留更大的缓冲空间。”

  券商通过另类投资子公司开展另类投资业务,主要包括直接股权投资及科创板、创业板保荐项目的跟投等,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部分券商决定对另类投资子公司减资之外,也有多家券商不断加码布局另类投资业务,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今年3月份,世纪证券宣布,公司旗下的另类投资子公司世纪证券投资(深圳有限公司经过一系列筹建工作,已通过监管部门的现场检查,正式获准展业。世纪证券表示,开展另类投资业务有助于公司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盈利模式。公司将紧抓另类投资业务发展机遇,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

  此外,多家券商披露,计划加大对另类投资业务的资金投入。例如,南京证券在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中提到,拟投入不超过10亿元募集资金增加对另类投资子公司和私募子公司的投入,用于股权投资、科创板和创业板跟投业务。

  中泰证券也表示,拟利用定增募集资金向另类投资子公司中泰创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增资,拟投入不超过1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另类投资业务,此举有助于公司推动优质项目落地,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效率,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