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出海双翼并举,复宏汉霖高确定性成长动能强势迸发
近日,香港联交所就复宏汉霖2019年一项历史投资管理协议未完全履行披露及合规咨询程序发布纪律声明。
从公开信息梳理,该事项未涉及罚款,对现任管理层履职无影响,同时未对复宏汉霖港股上市地位、再融资能力及现有业务正常运营造成实质性干扰。
据公开资料显示,针对该投资管理事件,复宏汉霖已于2023年完成全部整改工作。期间,企业同步升级内控制度,更新并完善投资经营相关制度与审批流程,明确禁止开展股票、债券、基金及房地产投资,并成立由管理层组成的“投融资管理委员会”,搭建起更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机制。
回顾复宏汉霖的发展历程,作为港股18A板块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复宏汉霖长期的运营与发展整体保持稳健态势,此次纪律声明为公司成立以来首次面临此类监管措施,且事件为一偶发个案,其整体合规框架与历史记录依然完好。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声明所涉事项属历史程序瑕疵,且相关涉事高管已离职,不会对企业当前经营造成影响,也不会改变企业基本面向好趋势,反而折射出其治理结构在应对历史问题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
国际化结硕果:业绩与股价双翼齐飞
就在上周,复宏汉霖公布了2025上半年业绩,向市场递交了一份堪称“国际化爆裂增长”的答卷。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总收入28.195亿元,毛利润接近22亿元,同比增长10.5%;净利润3.901亿元,更引人注目的是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至7.709亿元,同比暴增206.8%;全球产品收入突破25.5亿元,尤其海外产品利润同比飙升超200%,BD授权合作现金流入突破10亿元,同比激增280%。凭借海外业务呈现出的爆发性势头和加速落地的全球合作,复宏汉霖对海外市场增长前景表现出强烈信心,预计2025年全年海外产品收入及利润将实现显著跃升,2026年也有望延续这一高速增长势头。
在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中,多款核心产品贡献突出,并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汉曲优®作为中国首个成功闯关欧美市场的单抗生物类似药,已强势晋级为国际级产品,在全球50多个市场获批,上半年销售收入高达14.4亿元。更令人振奋的是HLX14(地舒单抗的突破:该药近日在美国获批两种规格——BILDYOS®(60mg/mL用于治疗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等多种适应症,BILPREVDA®(120mg/1.7mL用于预防多发性骨髓瘤和实体肿瘤患者骨相关事件风险等,且预计2025年下半年就将在欧盟与加拿大同步获批。相比汉曲优®早年从欧盟到美国审批历经4年的漫长历程,HLX14的审批效率大幅提升,这不仅体现了复宏汉霖全球注册策略的精进,更凸显其临床开发体系已实现国际级的高效与成熟。
根据IQVIA MIDAS数据,全球地舒单抗市场是一块规模近75亿美元的“大蛋糕”。复宏汉霖的强势切入,不仅意味着新的收入极正在形成,更是其产品实力和国际注册能力获全球顶尖监管机构背书的有力证明,这为后续更丰富产品阵容的海外申报与商业化铺设了高速通道。
在创新药战场,复宏汉霖同样展现出凌厉的全球攻势。核心产品汉斯状®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新药”,在近40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上市,覆盖全球近半数人口。其市场爆发力极其显著——在印度上市仅12天就治疗超过150名患者。而最受瞩目的是其进军美国市场的计划:桥接试验进展顺利,预计2026年上半年提交FDA上市申请。一旦成功,将彻底打破中国创新药难以攻克全球最高标准市场的僵局,成为中国生物制药出海的历史性里程碑。与此同时,汉斯状®还在持续拓展胃癌围术期、结直肠癌、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等差异化大适应症,不断突破其全球市场天花板。
复宏汉霖的国际化绝非单打独斗,其与Organon、Intas、Abbott等全球巨头构建的深度协同网络,已形成一套高效降低风险、放大收益的“全球化杠杆体系”。2025年初与Abbott拓展合作、与Dr. Reddy's达成HLX15欧美授权等连续动作,清晰展现出一条通过战略合作快速嵌入全球价值链、系统性构建商业网络的犀利打法。
海外产品利润的激增与BD合作现金流入的爆发式增长,标志着复宏汉霖已全面进入规模化盈利与现金流自我强化的正向循环轨道。基于当前强劲增长态势,市场普遍认为是国际化战略已全面升级并进入收获期,并将持续优化公司的收入结构与增长质量。
反映到到股价上,自2025年以来,复宏汉霖股价持续强势攀升,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截至最新数据,其股价累计涨幅已超450%,总市值突破450亿港元,彰显市场对其成长逻辑的极度认可。
从资金动向看,增量资金提前布局推动股价稳步上行,同时成交量显著放大,市场筹码趋于集中。结合企业最新中期业绩,尤其是经营性现金流的持续大幅改善,这家创新生物制药企业已成为投资者高度关注的焦点。
机构层面对其同样表现出强烈信心,花旗、中金、招商证券等多家头部券商近期集中发布研报,并在数周内连续上调目标价。这些机构在报告中一致认为,复宏汉霖的创新药研发管线潜力巨大,全球商业化进程全面提速,国际化战略已进入高增长兑现阶段。
创新管线:多维度布局构建长期竞争力
从长期来看,一家生物医药企业能否在激烈竞争中持续领先,根本上取决于其是否具备持续、系统性的源头创新能力。复宏汉霖正展现出打造全球竞争力与前沿创新的战略决心,其创新药研发不仅聚焦于临床未满足需求与高价值靶点,更围绕自身优势明显的抗体药物展开,在多技术平台展开前瞻性、差异化的深度布局。
HLX43(PD-L1 ADC凭借其创新的双重作用机制,已成为最具潜力的同类最优(Best-in-Class广谱抗肿瘤药物候选之一。该药物通过全人源PD-L1抗体与新型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载荷的高效偶联,不仅在机制上实现PD-1/PD-L1免疫通路的有效阻断,更凭借卓越的“旁观者效应”实现对邻近肿瘤细胞(包括PD-L1阴性细胞的强力杀伤,有望突破现有免疫疗法的应答限制。
2025年ASCO年会公布的I期临床数据验证了其“高效低毒”的显著特征:在非小细胞肺癌、胸腺鳞癌等多种实体瘤中均观察到持续缓解,且疗效不依赖于PD-L1表达状态,提示HLX43有望重新定义免疫耐药人群的后线治疗方案,覆盖更广泛的耐药及难治型患者。
目前,HLX43的全球临床开发正在快速推进。其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国际多中心II期研究已获得中、美、日、澳等多国监管机构许可,并率先完成中美首例患者给药。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是全球首个进军胸腺癌领域的PD-L1 ADC,已获美国FDA临床许可,有望填补这一高侵袭性癌种ADC治疗的空白。
此外,复宏汉霖正全面拓展HLX43的临床布局。除单药疗法外,已启动覆盖宫颈癌、肝细胞癌、食管鳞癌等II期研究,并积极探索“ADC 免疫”联合策略,最大化其协同抗肿瘤效应与市场爆发潜力。HLX43的加速推进和出色早期临床表现,彰显复宏汉霖的全球战略眼光和大胆布局,更预示其有望在确定性持续验证但产品尚为稀缺的PD-L1 ADC赛道上成为领导者。
HLX22(新表位HER2 单抗则代表了公司在靶点创新和分子设计上的领先实力。该产品针对HER2阳性胃癌一线治疗发起挑战,凭借其与曲妥珠单抗差异化的结合表位,可协同促进HER2二聚体的内吞和降解,使内吞率提升40%-80%,增强受体阻断效应。2025年ASCO年会公布的II期研究2年随访数据显示,该药一线治疗胃癌疗效显著:历经两年随访中位PFS和OS均未达到,24个月PFS率为54.8%(对照组17.5%,ORR达87.1%。目前,HLX22已获得美国FDA与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这不仅为后续上市审评与商业化带来政策红利,其高效推进的全球多中心临床更凸显了复宏汉霖具备驾驭国际创新药全周期开发的运营能力。此外,该药物还在积极拓展乳腺癌等重大适应症,一旦有所斩获,市场潜力不言而喻。
在管线背后,是复宏汉霖自主打造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研发引擎系统。新一代ADC技术平台Hanjugator™、多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TCE平台等以及一体化的早期研发体系,共同构成其持续产出差异化创新分子的坚实后盾。例如,基于Hanjugator™开发的HLX48(EGFRxcMET双抗ADC已展现出下一代ADC的技术优势;HLX97(KAT6A/B口服抑制剂实现非抗体模态拓展;而通过TCE平台开发的HLX3901、HLX3902则瞄准前沿肿瘤免疫靶点,显示出对免疫微环境的深入洞察。此外,HLX79(唾液酸酶融合蛋白、HLX701(CD47靶向疗法等潜在首创新药(FIC致力于探索前沿分子类型的差异化机制,凸显出公司从机制上推进源头创新的能力。
这种“前沿技术平台 多元化分子管线”的协同体系,不仅有效分散了研发风险,更关键的是构筑了一个能够自我迭代、持续进化的创新循环。它标志着复宏汉霖已彻底超越单一爆款产品依赖的发展模式,进入以系统化、平台化创新能力参与全球竞争的新阶段,为其在未来的全球生物医药创新格局中占据关键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周期趋势:多重利好叠加开启上升通道
回顾全球医药行业发展,头部创新药企多经历周期性波动,而当利空因素被市场充分消化、估值回落至合理或低估区间时,往往成为价值回归与股价反弹的起点。
当前,复宏汉霖呈现出多重市场青睐的特征:利空因素基本出清,风险逐步释放;创新药板块整体走强,龙头效应凸显;多家机构上调目标价,市场共识持续重塑。从企业自身经营来看,国际化进程提速带动核心产品海外收入高增长,商业化能力转化为实际盈利与正向现金流;同时,研发管线储备充足,HLX43、HLX22等核心品种的临床数据读出与注册进展明确,未来增长催化剂清晰,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
在风险充分释放、板块情绪回暖、基本面复苏、发展路径清晰的多重因素叠加下,复宏汉霖正进入业绩与估值双向提升的“戴维斯双击”通道。当前市场情绪已完成积极切换,企业新的成长周期正在展开。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