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姚辑:对标审核发行标准,把握科创债市场机遇

姚辑:对标审核发行标准,把握科创债市场机遇

  来源:新华财经

  近日,“支持创投机构融资政策机制研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以破解创投融资困境为核心,并就论证设立风险缓释基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索财政资金主导设立“创投风险缓释基金”、激发创投资本积极性等话题展开讨论。


  会上,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全联并购公会副会长姚辑做了题为《创投机构的债权融资机制》的主题分享,就科创债的发展现状、发行条件要求、发行流程以及关注要点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她表示,在政策的引导下,中国的创投行业目前正处于市场调整和重塑的过程中,科创债具备政策支持力度大、期限长、融资成本低等优点,在当前股权融资较难的环境下,科创债能在一定程度上匹配创投机构和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


  目前,我国一级市场的“募投管退”仍处在历史低谷期。在募资方面,根据清科的研究,2024年前三季度,股权投资市场募资规模同比下降了26%。随着新“国九条”的发布,上市准入和监管的趋严趋紧,创投行业投资案例以及金额数字都在明显缩减。在退出方面,2023年,我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交易额为740亿元,同比下降28%,这是二级市场交易额自2018年以来首次下降。目前,创投一级市场资金结构以国资为主,还有待优化;同时市场上的长期资本供给不足,募资难的问题已经困扰一级市场已久,亟待长期资金入市解渴。

  “科创债市场快速发展,目前已经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为企业提供了与传统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不同的创新融资方式”,姚辑表示,科创债具有四个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是可以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资金用途也更为灵活。二是支持中小型科创企业的发展,解决其资金问题,从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三是优化市场的资源配置,将资金引导向科创领域,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四是丰富债券市场的品种,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科创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为解决创投机构融资难的问题,中国证监会于2021年支持交易所开展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试点。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强调“鼓励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机构发行公司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增强创业投资机构筹集长期稳定资金的能力”。202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为科创债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撑。中国人民银行还推出了“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激发市场参与热情。2025年5月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正式上线,标志着科创债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政策鼓励下,近几年,已有少数投资机构发行了科创债。


  在多项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科创债市场快速发展。据万德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科创债累计发行了2319只,金额约2.2万亿元。其中,2024年科创债的发行规模同比增长了59%。“科创债发行扩容的原因在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金融等政策的驱动,以及低利率的环境提升了科创企业发债的积极性。2025年7月至今,科创债的主流利率水平都是在1.7%到2.3%,这是相当低的”。姚辑解释道,她还指出目前科创债的发行主体主要为中东部经济大省的综合类行业中的创新企业,“真正的民营创投机构发行科创债偏少”。


  科创债市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投资者的认可。目前,科创债的发行主体主要是具有较大资产规模和较强业绩的央国企,发行规模占比约为90%,民营企业的发行规模占比不高。科创债的发行企业主要集中在评级为AAA的主体。尽管交易所不强制要求科创债发行人必须有评级,但对市场案例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创投机构无评级发行科创债的案例寥寥无几,且基本上都有3A评级机构担保。

  在研讨会的圆桌讨论环节,主持人姚辑围绕创投机构发行科创债的痛点难点、创投发行人的实际需求与对科创债的预期,以及银行理财保险机构等相关方对于科创债申购的态度、担保机构的做增信的条件要求等议题,与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就科创债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溢价、增信担保方式、评级模型等话题各抒己见。

  展望未来,随着科创债的市场潜力进一步得到释放,以及创投机构的融资机制更加灵活创新,相信科创债的赋能将带领创投机构走得更远,将中国的资本市场推向更高的平台。(财中社)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