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有信心”背后:各项政策效应充分释放
“随着各项政策效应充分释放,我们有信心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29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在国家发展改革委9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李超透露,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做好政策预研储备,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
回应波动: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8月份部分经济指标出现了波动。李超回应称:“我们密切跟踪分析各项经济指标变化和整体经济运行情况,从全局全貌看,尽管面临外部压力,但在宏观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带动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从供给侧看,生产平稳增长,制造业、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增势良好。8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9.3%,比工业增加值整体增速快2.9个、4.1个百分点,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设备、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保持快速增长。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住宿餐饮业生产指数增速比上月加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从景气程度看,工业企业利润明显改善,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从1—7月的同比下降1.7%转为增长0.9%,单月增速由7月份的下降1.5%转为8月份增长20.4%。
从需求侧看,政策效能持续显现,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抗压能力。消费方面,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零售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前8个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超过20%;服务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前8个月服务零售额增长5.1%。投资方面,前8个月制造业投资增长5.1%,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4.1%、28.0%、12.6%,有力支撑产业升级发展。外贸方面,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出口和进口连续三个月实现双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2.8%,贸易多元化成效持续显现。
李超同时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稳步推进:5000亿元金融工具加快投放,助力扩大有效投资
李超在发布会伊始通报,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成熟资产类型项目常态化申报,积极推动新资产类型的推荐发行,积极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发行上市。同时,优化扩募机制,简化新购入项目申报流程,拓宽新购入项目的资产范围,切实推动基础设施REITs高质量发展。
针对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李超介绍,为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扩大有效投资。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关工作,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把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投入到具体项目上,后续将督促各个地方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三北”工程:战略目标更宏大,治理模式更系统多元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修编后的《“三北”工程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导各地区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
李超表示,“三北”工程已推进多年。1978年,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正式启动“三北”工程建设,建设期为1978—2050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可以说,“三北”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建设期限最长、规模最大、受益民众最多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经过40多年的努力,已完成两个阶段、五期工程,累计营造林保存面积4.8亿亩,相当于把半个黄土高原变成森林,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同时也要看到,“三北”工程建设期超过70年,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与时俱进、接续推动的长期性工作;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新要求、新理念,也对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1989年编制的《总体规划》进行全面编修,新《规划》特点可归纳为四个“更加”:
一是战略目标更加宏大。在吸收前五期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技术条件,系统谋划工程第三阶段也就是第六到第八期的建设方案,提出了更加宏大的战略目标。
二是治理措施更加系统。在新的《总体规划》中,突破原有“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框架,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
三是更加强调因地制宜。将工程分区优化为4个屏障建设一级区和30个二级区,在此基础上,科学分析各区基础条件和主要问题,有针对性提出治理思路和主要任务。
四是治理模式更加多元。更加注重“提质”“兴业”“利民”,在全面部署生态治理的任务措施的同时,还部署实施光伏治沙、特色林果、优质牧草、林下经济、生态文旅等特色产业,着力提升工程“自我造血”能力。
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持续稳定的工程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鼓励企业、公益组织等各类主体参与工程建设和管护,加强工程质量和资金监管,一以贯之、持之以恒推进工程建设。(实习生叶恒希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