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规模再扩容 开放合作更创新——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亮点前瞻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本届进博会有哪些亮点?将如何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确定性?国务院新闻办10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回应外界关切。
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本届进博会企业展进一步扩容。今年展览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参展企业在去年3496家的基础上新增了600余家,有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组建了43个交易团、700多个交易分团到会洽谈采购;专业观众注册达到44.95万人。
“有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心。”盛秋平说。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吴政平说,全球头部企业将齐聚进博会,既有全球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四大粮商等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参与,也有多家医疗领域跨国企业携多款聚焦慢性疾病、罕见病治疗的医疗产品重磅亮相。
“很多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将首次参展,并带来首秀新产品。”吴政平介绍,比如,全球首发小直径可控扩张血管支架和新款制药专用X光机,亚洲首秀可应对严苛腐蚀环境的快干涂料和人工智能助听器,中国首展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等。
据介绍,泰国、阿联酋、尼日利亚、格鲁吉亚、瑞典、哥伦比亚等6国将担任本届进博会主宾国。中国馆将展示我国“十四五”期间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最新成就。虹桥论坛将聚焦践行四大全球倡议,设置贸易安全、多边主义、全球南方等重要议题,将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5》和最新世界开放指数。
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盛秋平介绍,本届进博会将推动共享创新成果,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不断拓展现代产业新赛道:展示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全球领军企业,将展示最新成果。
持续引进升级需求新供给:引入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体育经济、汽车文旅等新题材,导入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平台,助力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发展新型消费。
广泛凝聚开放合作新共识:将有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顶尖学者参加虹桥论坛,400余位政商学界知名人士共商共议全球治理和开放合作议题,发布21项成果文件。
“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利润场、应用场。”盛秋平说,通过进博会平台,将持续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开放创新,打造“投资中国”“购在中国”“出口中国”等品牌,为“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提供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华源说,本届进博会将进一步优化参展便利服务。比如,海关推出便利展品通关等18项措施;边检机关推出临时入境许可即到即办等8项举措;公安部门推出优化证件注册管理等20条便利化措施;市场监管部门实施3C认证免办等系列支持政策。
为来自37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展商提供支持
“我们通过提供部分免费展位和展品留购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为来自37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展商提供支持,推动当地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盛秋平说。
本届进博会积极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对接,共有来自123个共建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为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单边开放,将扩容非洲产品专区,支持非洲建交国用足用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政策,非洲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80%。虹桥论坛将首次围绕“增强全球南方经济韧性”和“全球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展开研讨。首次推出国际友城联展和“魅力友城”展示专区。
创新打造“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品牌,11月4日下午将举办“出口中国”系列活动启动仪式;11月5日,将启动2025中国国际精品消费月活动;12月,将首次举办2025进博优品交易会,让更多“进博好物”直达消费端……
盛秋平介绍,进博会背靠中国大市场,前七届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助力各国企业共同应对国际市场波动困局,这足以彰显中国共享市场机遇的决心。
“第八届进博会将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共享发展的机制做实、把合作共赢的方式做活,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的新动力。”盛秋平说。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