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将男性置于HPV防控战略前沿,男女共防时代正式开启

将男性置于HPV防控战略前沿,男女共防时代正式开启

  来源:人民健康

  2025年8月,《中国男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相关疾病防控专家倡议》(以下简称《倡议》正式发布,近日,就我国男性HPV感染现状、防控策略及实施路径等核心问题,两位《倡议》的主要制定者——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冯录召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长聘教授崔富强发表了独到见解。

  我国男性HPV感染率较高,早期预防很重要

  公众通常将HPV(人乳头瘤病毒与女性宫颈癌紧密关联,但事实上,男性也是HPV感染的重要受害群体,其健康风险长期被严重低估。持续感染高危型别的HPV不仅可能导致宫颈癌,也可能导致肛门癌、阴道癌、外阴癌、阴茎癌、口咽癌、癌前病变等疾病。

  崔富强表示,我国男性HPV感染率较高,且感染率随年龄上升而增加,在青年和中年阶段存在两次感染高峰,这也提示了早期预防的重要性。

  因HPV感染早期往往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且男性没有常规筛查方法,导致男性感染HPV的危害易被忽视。我国男性HPV相关癌症的绝对数相对较大,归因于HPV感染的男性癌症标化发病率顺位依次为阴茎癌、肛门癌、口咽癌、喉癌、口腔癌,且相关癌症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尖锐湿疣作为低危型HPV导致的疾病,虽然不致命,但具有高传染性和易复发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年,随着HPV疫苗男性适应证的获批,中国正式进入了“男女共防HPV相关癌症及疾病”的免疫预防新时代。目前,男性有两款HPV疫苗可以选择,一种是进口四价HPV疫苗,适用于9-26岁男性接种;一种是进口九价HPV疫苗,适用于16-26岁男性接种。

  男性接种面临“认知洼地”,破除误区需多方合力

  与男性HPV高感染率形成对比的,是公众极低的认知度。多数男性不知道自己是HPV感染的受害者或传播者,也不清楚男性也可以接种HPV疫苗。针对当前男性HPV疫苗接种认知不足、接种率偏低的问题,冯录召指出,破解“疫苗犹豫”是提升接种率的关键,而健康科普在此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他强调,当前亟需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破除公众尤其是男性群体中存在的几个核心误区。

  首要任务是破除认知误区,公众普遍存在的误解之一,是认为HPV感染仅与女性相关,男性不会感染或无需担忧。事实上,男性同样是HPV的易感人群,感染后可能导致肛门癌、口咽癌、阴茎癌等恶性肿瘤及生殖器疣等疾病,对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

  其次,应强调“男女共防”的协同保护效应。男性在HPV传播链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男性接种疫苗,不仅是对自身健康的直接保护,还能有效减少向伴侣传播病毒的风险,从而形成对双方的间接保护,因此推动男女共防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最后,科普传播需契合男性信息接收习惯。冯录召建议,面向男性的科普宣传需要探索更直接、更贴近其阅读习惯和接受偏好的传播方式与内容。通过优化传播策略,提升科普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是增强科普实效、进而提升接种意愿的重要手段。

  冯录召表示,通过多方合力,结合科学评估与试点经验,有望逐步破除疫苗犹豫,为全面提升HPV疫苗接种率奠定坚实基础。

  接轨国际共识,男女共防成必由之路

  作为HPV的重要携带者,男性不仅自身面临健康风险,感染HPV后还可能将病毒传播给伴侣,增加女性宫颈病变的风险。多项研究表明,相比仅限于女性接种HPV疫苗,不分性别的接种策略能更显著降低HPV感染率,减少筛查和治疗成本,并在更短时间内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

  “男性接种HPV疫苗不仅能保护自身,还能阻断传播链,为女性提供间接保护。”崔富强进一步表示,目前全球已有150个国家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其中约80个国家已将男性接种纳入其中。以澳大利亚为例,实施男女共同接种HPV疫苗后,宫颈癌及相关HPV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这一成功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他强调,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不仅能最大化发挥疫苗的群体防护效果,也有助于提升接种公平性。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可减轻经济条件受限人群的负担,消除接种差异,从而快速提高整体接种率。

  在我国,HPV疫苗接种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HPV疫苗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保护女性的健康。全国已有多个省份开展HPV疫苗接种试点项目,主要覆盖适龄女孩免费接种。此外,陕西、天津、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多个省份推出覆盖适龄男女的HPV疫苗惠民活动,不仅适龄女性接种可享受惠民政策,适龄男性接种HPV疫苗,均可享第三剂疫苗免费,提升了疫苗的可及性,为未来推动男性接种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六大倡议出台,社会共治构建男性HPV防控网络

  《倡议》基于全球和我国男性HPV相关疾病负担、HPV疫苗在男性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借鉴全球男性HPV防控进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男性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六大防控倡议:制定男性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综合防控策略;重视和加强健康科普和宣传工作;倡导男女共防,推进共同接种;创新筹资机制,降低经济负担;加强男性HPV感染和疫苗相关研究,促进新型疫苗研发;创新预防接种模式,改善免疫服务质量。

  针对如何构建部门协作、全链条管理的男性HPV感染防控体系,冯录召认为,感染性疾病防控需社会共治,突破部门壁垒形成合力。他提出四方面实施路径:

  政策引领,顶层设计先行——将男性HPV防治工作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等国家现有重大规划中,借助已有实施基础加速推进。

  部门协同,聚焦重点人群——由卫生健康部门主导,教育等部门积极参与。例如,针对大学生等重点人群,协同开展校园健康教育及更加便捷的预防接种服务。

  技术赋能,数据驱动决策——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在免疫服务、健康科普、疫苗实施及效果评估等方面赋能,提升防控效率与精准度。

  试点先行,探索筹资机制——借鉴部分地区将适龄女孩HPV接种纳入民生项目的经验,探索将男孩HPV接种纳入地方惠民工程,或探索医保、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等多元筹资机制,为全面推广积累经验。

  两位专家一致认为,构建男性HPV感染综合防控体系,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消除宫颈癌战略目标的关键一环。通过政策引领、部门协同、科技赋能、科普动员、服务创新和筹资保障等多措并举,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男女共防新路径,为守护全民健康构筑坚实屏障。

杜丁